中金:新能源车全球普及加速,碳化硅产业落地迎机遇

作者:kofurr 发布时间:2021-09-22 12:40:45

阅读量: 0

1.新能源车会加速“下乡”

根据易车研究院的数据,2020年前三季度高端新能源汽车在限购城市(上广深)的占比达到了54.68%,这说明高端新能源车大盘就在这些一二线城市。而对于3/4线甚至更小的城市来说,传统自主、合资车企的新能源车型,才是他们的主旋律。如去年五菱宏光mini EV走红国内,小城市贡献了绝大多数的销量。

不过这种趋势在改变。一方面是传统车企正在推出新的新能源高端品牌;二是原先的新能源高端车在一二线城市趋向于饱和,不得不向外围扩大影响力。

近两年,国内传统车企在积累了一定技术储备之后,陆续投入更多成本、开发全新车型,并推出了新一波的高端品牌战略:比如上汽集团推出了R品牌和智己、东风集团推出了岚图、北汽集团则推出了ArcFox极狐等等,这些都是向之前那些眼花缭乱的初始新能源车型划清界限,走向高端。

而那些出圈的造车新势力,则在努力学习特斯拉,加速下沉拓展体验店和售后服务。比如小鹏,体验中心开到了柳州、潍坊、盐城、南通等三四线城市;特斯拉在上海大街小巷全面铺开的同时,也在入住盐城、南宁、湖州和台州等三四线城市。

2.充电桩越来越多,充电更方便

充电,是很多人不选择新能源车的首要问题。比起几分钟能加满油箱的速度,即使是快充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。要是所在城市充电桩短缺,那就更加耽误事了。

根据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,截止2020年12月,全国充电基础设施(公共+私人)累计数量为168.1万台,同比增加37.9%.与此同时,根据乘联会数据,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占到全球41%,约为117万台。对比新能源车年销量和充电桩数量,我们可以发现充电桩不足已经大有改观。

不过,公共充电桩分布较为密集:广东、上海、江苏、北京、山东、浙江、安徽、河北、湖北、福建这TOP 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高达73.1%.其他地区尚需努力。

3.插电混动继续走下坡路

2月初,上海宣布在2023年1月1日起,不再对插电混动车和增程式新能源免费发放新能源牌照。让很多准备“钻空子”拿沪牌的车主大感失望。而早在2020年底,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了新一轮“新能源补贴政策”,比之前退坡20%,其中最受影响的也是插电混动车。

无论如何,插电混动作为“油改电”的过渡性产物,确实可油可电,制造方便。但终究不够纯粹、技术含量不够高。在2018年销量暴涨2.4倍,迎来两连跌的插电混动逐渐被纯电动淘汰,是大势所趋。为了贬值率考虑,插电混动的老车主们也该尽早做打算。

4技术突破困难,但车价总体会越来越便宜

最近刀片电池、固态电池、续航超过1000公里等新闻,一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。但这些新技术的真正实现落地,可能并不会出现在2021年。想要拥抱更长的续航,我们还需要有一定的耐心。

无论如何,插电混动作为“油改电”的过渡性产物,确实可油可电,制造方便。但终究不够纯粹、技术含量不够高。在2018年销量暴涨2.4倍,迎来两连跌的插电混动逐渐被纯电动淘汰,是大势所趋。为了贬值率考虑,插电混动的老车主们也该尽早做打算。

4技术突破困难,但车价总体会越来越便宜

最近刀片电池、固态电池、续航超过1000公里等新闻,一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。但这些新技术的真正实现落地,可能并不会出现在2021年。想要拥抱更长的续航,我们还需要有一定的耐心。

无论如何,插电混动作为“油改电”的过渡性产物,确实可油可电,制造方便。但终究不够纯粹、技术含量不够高。在2018年销量暴涨2.4倍,迎来两连跌的插电混动逐渐被纯电动淘汰,是大势所趋。为了贬值率考虑,插电混动的老车主们也该尽早做打算。

4技术突破困难,但车价总体会越来越便宜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尽全力生产和交付,外媒称已进入Plaid模式